10月19日至20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“中国电信杯”田径(马拉松)比赛全路线赛道丈量工作顺利完成。国内唯一世界田径联合会及国际马拉松和公路跑协会国际A级丈量员、中国田径协会路跑竞赛专家工作组组长闫俊涛,携手香港唯一同级别丈量员冯宏德,带领团队昼夜奋战13小时,跨越深圳、香港两地,完成全程42.195公里赛道的精准标定,为11月15日正式赛事的专业竞技筑牢根基。
双A级阵容深度协作:丈量标准锚定国际规范
此次全路线丈量严格遵循《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管理办法》,“双A搭档”的紧密协作成为数据精准的核心保障。作为深耕马拉松赛道丈量领域的专家,闫俊涛在采访中谈及与冯宏德的配合时表示:“我和冯老师此前已有多次合作,此次更是全程深度参与——从全路线设计到两次实地丈量,每一个环节都共同研判,默契度十足。”闫俊涛作为国际A级丈量员,而冯宏德则是香港唯一同级别丈量员,“十五运作为全国性竞技平台,全路线的每一米都容不得半点偏差。”
谈及丈量的专业性,闫俊涛还科普了行业统一标准:团队对全路线采取“不取最近路线、全程完整丈量”的原则,结束后还会结合多重因素精细计算,“要把运动员跑的切线、天气温度、自行车胎压等都纳入考量,最终确保全路线距离绝不短于标准——全程42.195公里、半程21.0975公里,这是必须守住的底线。”此次丈量中,闫俊涛与团队提前完成自行车校准,全程骑乘自行车模拟运动员实际跑行轨迹,全路线的每个专业环节都严格落实。
13小时跨城作业:四阶段跑完深港全路线
据悉,此次马拉松全路线以深圳湾体育中心(海德三道南侧)为起点,经沙河西路、深圳湾公路大桥延伸至香港港深西部公路,折返后沿原路线返回深圳湾体育中心(海德三道北侧),全程串联深港两地核心区域,形成完整闭环。

这场持续13小时的全路线丈量,按区域划分为四个阶段推进。闫俊涛回忆:“我们从19日晚上7时正式启动,到20日早上8时半至9时结束,把全路线拆成了四个阶段——三个阶段覆盖深圳区域,一个阶段专门丈量香港路段,确保全路线无死角、无遗漏。”

对于跨境路段的衔接细节,闫俊涛提到,团队在完成全路线丈量后,还针对关键路段进行二次调整,“就是为了让全路线的每个路段都完全符合竞技要求,不给后续赛事留任何隐患。”作为全程参与、且需骑自行车出入深港海关的丈量员,他坦言:“13个小时连轴转确实辛苦,但能为这样的大赛做好全路线基础保障,这份付出很有价值。”
全路线优化兼顾民生与风貌:藏满深港城市魅力

此次全路线丈量的重要背景,是对赛道的针对性优化。闫俊涛在采访中详细解读了全路线调整思路:“此前已完成一轮全路线丈量,这次优化核心聚焦两大目标——一是更好展现深港两地的城市风貌,二是最大程度减少对两地市民交通的影响。”
在闫俊涛眼中,优化后的全路线还兼具“观赏性”与“代表性”:“和之前的赛道比,这条全路线能更直观地展现深圳高楼林立的都市风貌、沿赛道社区的人文气息,也能让运动员感受香港段的城市景观,景色层次更丰富。”作为2010年后就常参与深圳马拉松赛道丈量的“老熟人”,他对这条跨境全路线评价颇高:“我之前测过不少单区域赛道,但这次的全路线不一样——借着十五运会的契机,它串联起深港两地,不仅是一条竞技赛道,更像一条展现两地协同魅力的‘纽带’,很有特色。”
多部门协同护航:全路线保障获团队认可

全路线丈量的顺利完成,离不开深港两地多部门的紧密配合。闫俊涛对此深有感触:“全路线丈量从来不是单个丈量员的‘单打独斗’,而是一场跨区域、跨部门的团队协作。”
他特别提到两地的保障力量:“深圳交警派出了约十名工作人员,全程跟进深圳段保障;香港侧也通过统筹办协调入境事务处、海关、警务处等,为香港段丈量开通专用通道、做好交通疏导,两边的保障都非常到位。”此外,深港两地的公安、交通、卫健、赛事组委会等部门,还提前联合开展全路线研判,“我们经过好几次线上线下讨论,结合两地各部门的建议,才最终确定这条全路线。”
针对十五运会全路线的特殊要求,闫俊涛还补充道:“十五运会马拉松对全路线的补给点设置、点位布置、路面平整度,还有专业性、竞技性的要求都很高——毕竟这是全国健儿同台竞技的场地,全路线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到最好。”
此次全路线丈量的圆满完成,标志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赛事筹备正式进入冲刺阶段。正如闫俊涛所说,这条串联深港、兼具专业性、观赏性与便民性的全路线赛道,不仅能满足全运会的竞技需求,更将成为展现深港协同魅力的“流动窗口”,为11月的正式赛事注入满满的“专业底气”。

文|记者 沈婷婷
图|主办方供